纳西古乐:世纪末的绝响

纳西古乐又叫洞经音乐,讲求玄虚、静淡、超然的意境。“洞经”系道家经典的统称,洞经音乐用于道教的礼乐活动,兼有养身之效,是故唐宋时期盛行中原,明清之际流传各地,官绅文人争相谈演。晚...

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古乐

东巴音乐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有器乐伴奏,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

纳西族的东巴音乐

东巴音乐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一种曲调,并有器乐伴奏,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

纳西古乐概述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了道教音乐,儒教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演奏...

考证纳西古乐

《安魂曲》的《白沙细乐》,今已濒于泯灭。丽江民族文工团乐队根据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所发掘整理的总谱不时演奏,并作为保留节目。 其所以珍贵,它...

白沙细乐--“活的音乐化石”

白沙细乐在纳西语中称为伯石细里,又叫别时谢礼。相传为元人遗音,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路过丽江时,受到纳西族首领阿良的欢迎和帮助。为此,忽必烈离开丽江时,留下随军的部分乐队和一些...

纳西古乐分白沙细乐、洞经古乐两个部份

纳西古乐分两个部份。 一是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

古城夜晚最美的莫过于听纳西古乐

古城之旅,夜晚最美的安排莫过于听纳西古乐。 半个世纪前,旅居丽江的俄国人顾彼得在其《被遗忘的王国》一书里,曾绘声绘色地讲述听古乐的感受:我有生以来从未听到过如此深沉、辉煌,却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