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介绍
旅游服务
推荐线路
票务预订
资源文化
联系我们
中文版
繁体版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景区新闻
【关注】顶着异味换来景社清洁,整天和垃圾“打交道”的他们是玉龙山上“最美的人”……
垃圾对许多人而言都避之不及,然而对于玉龙雪山环境卫生管理所垃圾中转站的11名清运员,却整天和垃圾“打着交道”。作为“玉龙山人”,他们深知爱护环境,护住金山银山的重要意义,在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景区整体服务增光添彩。
每天清晨,他们开始一天的垃圾收集和清运工作。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起步,以鸣音收费站作为终点,不间断收集、清运、压缩景区各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垃圾(每月10日、20日、30日还会清运道路沿线部分社区的生活垃圾),最后把垃圾运到文化填埋场填埋,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保证日产日清。
垃圾中转 ,“转”出景区洁净卫生环境
“最开始摆放的是露天垃圾桶,如果不及时清运异味很大,有时也会出现污水渗漏的现象。再后来改用可拉的垃圾桶,现在换成可装卸式垃圾箱,提高了景区整体的环保质量。”在清运员岗位上工作了14年的和金龙,见证了垃圾中转站的发展。
现如今,垃圾中转站配有垂直站配套装运车2辆,中型垃圾清运车4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5辆,可卸式垃圾箱70多个。在站内,来来回回的车辆把放置在各个区域的垃圾箱运回来,对垃圾做压缩处理,清洗箱体,再把干净的垃圾箱放回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特别的是,垃圾中转站除了有能承载100吨压力的垂直式垃圾压缩机设备外,还引进国内较先进的户外可移动垃圾压缩箱。和金龙介绍,户外可移动垃圾压缩箱每次最高可压缩12吨垃圾,只要地势平坦有三相电就可以使用,操作方便,压缩频率高,在景区垃圾量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使用最为适宜。
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工作人员的不断补充,让景区更洁净卫生,让垃圾不落地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更真真切切体现在景区的每一个角落。
个个练就多面手,累并快乐着
10月10日11时,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孙永江正驾驶着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前往雪厨收集垃圾,尽管天公不作美,景区内持续下着小雨,他却顾不上穿件雨衣。
身为一名驾驶员,孙永江每天要做的就是将垃圾箱中的垃圾拉到中转站做压缩处理。有时候垃圾量多,满车的垃圾散发着刺鼻难闻的味道,可孙永江却顾不上这些,不疾不徐,稳稳地开着车。
虽然开车看似机械,可活儿一点也不轻松。拉垃圾箱时驾驶员需极致认真,有时还需要一位工作人员在旁指挥配合完成。垃圾车开来放下车内钩臂完美勾住箱体中间位置的圆孔,驾驶员不急不慢操作让箱体依附于车身,等完美契合后才可拉走。
中转站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跑不下10趟,他们周而复始清运的垃圾,足以堆起一座大山。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游人慕名而来,景区生产生活垃圾也持续增多,特别是节假日,孙永江和他的同事更忙,有时候去当保洁员,有时候又要开装载机、清粪车……忙忙碌碌,只为把干净整洁的景区留给游客。
“玉龙雪山景区作为对外展示丽江美好形象的窗口,环卫这一关至关重要。”孙永江说,脏累在所难免,但既然身处这个岗位,也会把景区当做自己的家共同去爱护。
身体力行,每月三次走进社区清运
从2016开始,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都会从甘海子出发前往鸣音收费站,一路上放着《纳西三部曲》这首丽江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提醒沿线的社区居民出来扔垃圾。
10月10日中午1:00,垃圾清运车的音乐在山间响起,沿途社区居民把积攒了10天的垃圾搬到公路边,等待着清运车经过,扔进清运车里。“以前村民环保意识差,房前屋后都会有垃圾,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村民意识越来越强,会自觉收集好垃圾。”和金龙说,为保护环境,他们为社区居民义务清运着垃圾。
黑水一村村民余贵香说:“垃圾清运车的到来,不仅方便了居民,还让人民生活更具幸福感。”她说,以前生产生活垃圾乱扔的现象也不复存在,生活在这样美丽干净的景区里很满足。同样,雪花村村民和奶奶也深受触动:“以前到处焚烧(垃圾)要担心森林防火,清运车一来一次就可以把自己的垃圾拉走。”和奶奶认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代了。
四年的坚持,让景区道路沿线更加干净,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更强,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每次见这些村民就像见到了家人一样,喜笑颜开。
他们在景区,虽很少直接接触游客,但他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让置身景区的游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玉龙雪山景区,因有这群人而更加美好。
上一篇-【感谢信】雨雪冷,人情暖,玉龙雪山景区“小爱”情暖游客心……
下一篇-【关注】第37期丽江旅游“红黑榜” 发布,这些“玉龙山人”上红榜啦!
玉龙景点
门 票
景区交通
客服中心
医疗救援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