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质量等级 | AAAAA | |||
单位法人代表 | 和念古 | 联系电话 | 13988880778 | |||
单位地址 | 丽江市古城区福慧路121号玉龙雪山旅游大楼 | |||||
获省部级以上 荣誉、奖励 | 云南省科学教育普及基地、云南省拥军优属先进单位、云南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集体、云南省劳动保障诚信示范企业、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云岭先锋流动红旗、2004--2005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十佳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首批5A级景区、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云南省农民工先进集体、云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十佳农民工”及“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度云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首批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云南省道德讲堂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等70项省部级以上荣誉和奖励 | |||||
文明 旅游 典型 事迹 | 文明旅游工作永远在路上 ——玉龙雪山旅游区开展文明旅游活动汇报 (2016年10月20日) 文明旅游宣传和引导活动是促进旅游区协调发展,提升游客文明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景区品牌建设中尤为重要。旅游区紧紧围绕“文明旅游观光、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倡导“十大文明旅游行动”,摒弃“十大旅游陋习”及创和谐旅游秩序、文明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文明与旅游同行”主题活动,落实“行前说明、行中引导、重要环节及时提示”等各项制度,做好文明旅游引导,推进玉龙雪山旅游区品质提升。 一、基本情况 自2012年起,旅游区开展学雷锋活动,设立1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志愿者300名,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注册旅游志愿者365人,道德讲堂开讲12期,设置文明旅游和遵德守礼提示牌63块,设置文明引导岗102个,开展文明餐桌的食堂10个,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20余次,建立文明传播微博群1个、qq群12个、文明传播网站3个、文明广播平台5个,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100人,开展手机文明传播600余次,开展帮扶共建,向各区县贫困乡镇提供200多万资金开展扶贫,捐赠扶贫基金42万元,扶贫助学20余次,资助300多名学生、800多名社区特困群众就业,投资修建10所希望小学并提供桌椅、复印机、课外读物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开展学习型单位建设、文明有礼培育、勤俭节约活动、道德经典诵读、文明风尚传播、文化体育活动、优质服务状况、优美环境建设等活动,长期抓好“管理科学、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建设。 | |||||
| 二、主要做法 (一)党员团员志愿者亮身份、做表率,以身作则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在游客主要集中点、工作服务点设立了服务示范展示平台——“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党员责任区”,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让党旗在雪山上飘扬”、“让党徽在雪山上闪光”和“双争”(争当改革先锋、争当岗位标兵)、“双为”(为员工办事、为企业立新功)、“双通”(通晓业务技能、通晓科技法律知识)等系列活动。开展职工书画展、“高原红”杯知识竞赛、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公民道德宣传日、5.19中国旅游日、我们的节日、爱国卫生、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设立以弘扬以感恩奉献为主题《玉龙雪山党旗红》、《上善若水》、《和》等内部刊物以及玉龙雪山党建网、政务公开网、丽江旅游网等传媒平台。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积极实施“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文明示范窗口”、“文明驾驶员”、“文明讲解员”培育工程。 (二)依托文明旅游引导志愿服务岗,倡导文明旅游,树文明景区新形象 积极、高效引导旅游车辆及游客,增设“文明旅游督导员”及“文明旅游引导志愿服务岗位”,设置“ 流动咨询服务车”和“流动咨询服务员”,为游客提供开水等便利服务,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及宣传画册,多形式开展文明旅游引导。一是车道分流,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通过划分车道,根据不同售票车道工作引导旅游车辆排队售检票,配合各车道分阶段售检票,确保秩序;二是协作配合,通过介绍和答疑解惑,配合售检票人员参与“一单多车”特殊团队检票、“一家多车”散客人数清点,提高售检票效率,保障服务质量;三是积极引导,劝阻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车辆任意改道、调头的危险行为进行劝阻,指挥车辆按照秩序排队购票,按照安全路线调头返城;对游客乱扔垃圾、丢掷烟头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为游客指出投掷垃圾、室内吸烟的正确方位,呼吁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共创和谐玉龙;四是乘车点开展“扶老助残献爱心”服务活动,针对年老体弱、身体残疾、婴幼儿等特殊群体给予文明引导扶助,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支持和赞同,塑造了和谐的公共关系。 (三)开展专项文明旅游活动,以主题活动促进文明旅游 开展“我是景点”、“卫生间文明”、“地上无烟头”、“爱心便民箱服务”、“文明餐桌”、“勤俭节约”、“志愿者服务”等主题活动。评定7家旅游标准化标杆单位,评选出45个“最佳企业标准”,开展服务竞赛30次,评定雪山品牌岗位50个,并在2000余名员工队伍中评出100名服务标兵;制定安全应急标准37个,开展应急标准演练20次;开展“流程管理”,明确景区455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对449个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进行标准规范管理;开展“实图示范标准化”,将景区100余个面向游客的服务工作岗位的服务流程都以实图形式展示,实现实图标准化。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得到了提高,造就一批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才队伍,树立了员工“以景区为家,以玉龙山为荣,争做爱岗敬业模范标兵”的道德意识。 (四)设置文明游览标语,正确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为有效增强文明旅游的社会效应,营造“文明游览、秩序游览”氛围,景区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别有生面、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电子显示屏共发布宣传标语及口号300多条,发放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及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宣传材料5000余份,宣传范围覆盖面广、力度大、效果显著。一是设置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温馨提示、游览引导及各类投诉、咨询、急救电话,倡导文明旅游、秩序旅游、质量旅游新风尚;二是设置公民文明规范及公约,设置《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提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摒弃“十大旅游陋习”,注重礼仪、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健康娱乐,从细节上维护景区环境,提升旅游质量,做到文明出行;三是设置文明标识牌,通过在草地上、卫生间、索道、交通车内外设置文明标识,倡导“生态旅游”、“卫生间文明”、“护林防火”,引导游客爱护环境,保护景区绿化植被和野生动物,打造“空气清新、环境整洁、设施完好、文明服务”的景区环境;四是佩戴绶带标语,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身披“玉龙雪山欢迎您”、“共享文明成果,遵守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玉龙、创建文明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文明”、“创文明景区,构建和谐玉龙”的宣传绶带,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向游客递出一份文明旅游的倡议书;五是网络传播,以博客、微博、QQ等载体平台,开展手机文明、文明上网等活动,传播文明旅游观念,为构建“和谐玉龙、文明玉龙、美丽玉龙”发挥光和热。 (四)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净化文明旅游环境 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开出整改通知101条,设置安全提示35套,增设安全管理员50人,确保旅游秩序。一是开展消防安全重点专项整治工作,联合玉龙县消防大队,对景区内建筑物消防设计是否依法办理审核、验收以及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11项重点内容进行督查;二是联合市、县运政、交警等执法部门,出动执法43次,动用173人次,针对景区内无证运营的非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三是实行索道游览实名制、分时段预售票制,有效防止倒卖索道票、黄牛票等扰乱秩序行为,并缓解游客排队时间过长问题;四是组织景区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反恐防暴培训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索道营救演练、消防应急演练、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对景区各商铺、各经营店办理准营证、明码标价、诚信经营、食品安全、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发放65条整改通知,确保旅游市场秩序。 三、主要成效 (一)文明旅游促进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十多年的文明旅游建设,旅游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珍稀的自然和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旅游区从业人员近2000人,接待人数从1994年的4700人增长到2015年的400万人,年总产值从24万元增长到16亿元,社区群众人均综合纯收入由200多元增加到14000元,经济效益跻身全国A级景区50强。国家质检总局对玉龙雪山进行品牌价值测算,玉龙雪山旅游景区以117.51亿元的区域品牌价值及706分的品牌强度得分位列云南省景区首位。 “十二五”期间,玉龙雪山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526.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9.5%;实现景区综合经济收入约45.08亿元,同比增长约70.2%,其中门票收入约14.93亿元,同比增长约86.4%,上缴税金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140.8%。融资12.79亿元,政府统筹建设资金11.5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市、县、区的社会、经济建设。景区“十三五”战略目标是,2016-2020年间努力实现玉龙雪山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640万人次,增长8%,实现门票收入16.7亿元,增长12%。 (二)文明工作促进社会效益,获得一大批文明荣誉 玉龙雪山门票管理中心被全国妇联等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旅游观光车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涌现出一批荣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导游员”及“云南省十佳农民工”、“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先进个人等荣誉的优秀员工。玉龙雪山景区还被国家旅游局评为2015年全国文明旅游先进单位。 (三)社区文明建设成为旅游反哺农业典范,旅游扶贫成为发展旅游的战略支撑 景区已经开展了第三期的旅游反哺农业工作,旅游直补资金从第一期1080万元到第三期的1710万元,社区群众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4000元以上(其中人均反哺资金8000元);社区群众在景区就业500个岗位;60%以上的农户有家庭用车;在全村580多个农户中,存款和固定资产在200万元以上的有50多户,在城区购置房产的近100户。管委会还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加大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实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发展畜牧业,扶持种植业。 管委会成立了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服务管理协调小组,在严格遵守《旅游业反哺农业协议》的前提下,按照《村规民约》条款以说服、劝阻、制止等方式治理景区内违规兜售商品、租衣、售氧、非法营运等扰乱景区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以巩固社区旅游业反哺农业的各项成果,确保景区稳定和社区长足发展。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结构性难题,旅游扶贫工作已成为玉龙雪山旅游稳步发展的战略支撑。先后荣获“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云南文化精品工程”等荣誉,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今年8月,国家旅游局公布玉龙雪山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开展环保“四大工程”,确保景区生态质量,建成中科院首个海洋性冰川研究站 在生态保护方面,一是环境卫生、空气、噪声标准、污水处理均达到国家规定最优标准,设置有专门环保经费,景区建筑与景观协调;二是拆除工棚等不协调建筑3栋,并规范管理建筑材料;三是禁用电子喇叭等噪声源,对使用喇叭叫卖的一律予以取缔;四是投资1800多万元开展白水河地质灾害治理建设项目,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特大泥石流治理项目,建设资金由国土部门专项资金全额补助。投资近2000万元实施了蓝月谷景点提升改造项目,该项目包含对电瓶车道、游客步行道路、观景台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及苗木绿化等施工内容;五是景区所有功能性建筑均进行隐蔽处理,确保了景区优良的旅游环境。景区大型餐饮中心、天意集购物街、冰川博物馆以及投资5亿元开展的金茂雪山度假酒店建设招商项目(建设国际超五星级品牌酒店“君悦”酒店,占地74.6亩,建筑面积24714.36平方米,客房88间),其建筑风格有效保持了当地传统风格,并与景区环境相协调;六是编制完成了415平方公里的《玉龙雪山景区详细规划》及甘海子、裸美乐、下虎跳、玉湖村、宝山石头城等30多项详细规划,实施 “绿洲效应”、“冷湖效应”、“绿色交通”、“森林消防”等四大工程,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洋性冰川观测研究站——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举办了四届高规格的国际冰川研讨会,投资近200万元着重开展了“城市化与人类活动对玉龙雪山冰川的影响”、“玉龙雪山冰川消融对水资源及环境的影响”等二十多项科研课题。 | |||||
文明旅游作品名称 | 创文明景区 做文明榜样 | |||||
省旅游委(局)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地市级旅游管理部门意见 (签章) | ||||||
省级旅游管理部门意见 (签章) |